“九零后”的入党故事|听,幸福来敲门
2021-06-26 09:57:00

武汉新闻综合广播记者:鲍洁

百年来,红色的党旗下无数人握拳宣誓,历经百年风华,中国共产党始终吸引着风华正茂的年轻人。

无数新时代的“九零后”青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,那就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一员,用伟大组织的红色基因让自己的奋斗更有力量,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留下自己的印记。

为了充分展现这些“九零后”党员的热血与激情,激励更多的青年投身祖国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伟业,我们深入城市“毛细血管”,找寻“九零后”党员奋进的足迹。

“要敲开居民的家门,更要为居民打开幸福之门。”

这是新洲区阳逻街90后党员、军安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陈诗多年的工作心得。2019年,她获评武汉市“优秀家事调解员”;2020年荣获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表彰。

1993年出生的陈诗,现任新洲区阳逻街军安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。炎炎烈日下,陈诗的工作是从挨家挨户的敲门走访中开始的。

听到小陈书记和网格员来敲门,徐大娘从院子里摘了几朵新发的栀子花,亲热地迎上来,喜笑颜开地往她们手里塞。陈诗高兴地说了声谢谢,顺手将花别在了领口上。

一个小丫头?她能干啥

这是陈诗到军安社区的第7个年头,敲门入户已是轻车熟路。这里的人们早已和她熟识,大小事情都愿意和她讲,拉起家常来就跟和自家孩子说话一样。而在11年前,17岁的陈诗刚到社区参加工作时,面临的情况却完全不同。

陈诗:“开始的阶段还是挺难的。社区有2千多户,8千多人,是一个新成立的社区。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、熟悉度都不是特别高。都是我们挨家挨户做宣传,一点一点敲开居民的门,也敲开他们的心门。”

敲开社区居民的门

现任阳逻街银河社区书记的林细贵,是陈诗的入党介绍人。当年,就是她带着刚参加工作的陈诗完成了第一次入户。说起当年的情景,林细贵记忆犹新:“我们当时只有六名工作人员,陈诗年龄最小。社区成立之初是在一个城乡结合部,情况非常复杂,工作做得特别艰辛。陈诗同志在工作中遇到很多碰壁的事情。比如说年纪轻轻去敲门,别人打开门以后一看:咦?一个年轻的小丫头?即使带了工作牌,居民对她的信任度也还是要差一些。”

“敲”开居民的“心门”

面对困难,陈诗暗下决心,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。每一次晚上上门登记回家以后,她都要反思当天遇到了什么困难;第二天到社区上班的时候,就主动向老同志请教。林细贵记得,就是在那个时候,陈诗萌生了向党组织靠拢的愿望: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们有一个老党员,就说他(指居民)不信任我的时候,我就跟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。然后她当时就说: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!我要怎么样你们才能让我加入中国共产党?经过那次以后,她就每一年都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。”

陈诗入户走访

就这样,一心想敲开居民家门的陈诗,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她一面继续向身边的党员干部模仿、学习,一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工作方法:用聊家常的方式拉近与居民的距离,把居民提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,竭尽所能帮他们解决棘手的问题。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,坚持不懈的努力,在老党员的传、帮、带下,陈诗慢慢打开了局面。对家门口这个满脸笑容的小姑娘,居民不再紧闭大门;她耐心诚恳的宣讲,居民愿意听了。再后来,她上门调解纠纷、开展动员劝导,居民也能够欣然配合了。

上门慰问居民

2013年7月,陈诗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经过几年的磨炼,入党之后,她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,在原则问题上更是对自己严格要求。

林细贵:“社区盖章的东西特别多。在实际工作中,她能够坚持按照程序和制度来办事,能够抵制很多社会上的歪风邪气,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,真的非常令我们佩服。她经受住了各种考验。”

居民认可只是工作的开始

军安社区志愿者李翠霞清楚地记得: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,年轻的小陈书记带领平均年龄仅35岁的青年团队, 12人帮扶1万居民,入户摸排零遗漏、卡点值守严封控。他们通过招募志愿者组建“跑腿团”、关爱困难户送物资等多项措施控制疫情,保障了辖区4859户、10890位居民疫情期间生活的正常运转。

分发居民生活物资

在岗位的历练和党组织的带领下,陈诗迅速成长起来。从最开始对工作责任的追求,慢慢的转变为对努力实现居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责任担当。

她所在的军安社区团委连续五年荣获武汉市团委五星级称号;2018年军安社区获评武汉市优秀老年宜居社区称号;2019年获湖北省百佳社区荣誉称号。

居民送来锦旗

陈诗却并不满足,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“群众认可了才是工作的开始。我作为一个社区工作者,作为一名90后的党员,就是想我们的居民生活水平更高一点,幸福指数更多点,大家都生活得开开心心的,盼头越来越多,烦心事越来越少。这也是我入党的初心和使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