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来,红色的党旗下无数人握拳宣誓,历经百年风华,中国共产党始终吸引着风华正茂的年轻人。
无数新时代的“九零后”青年做出了同样的选择,那就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一员,用伟大组织的红色基因让自己的奋斗更有力量,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留下自己的印记。
为了充分展现这些“九零后”党员的热血与激情,激励更多的青年投身祖国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伟业,我们深入城市“毛细血管”,找寻“九零后”党员奋进的足迹。
盛夏的一天早上,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门诊里,90后医生王蓓蓓像往常一样忙碌。患者郑先生来复诊,经过治疗,如今他的病情已经逐渐好转。想起一年多来的看病经历,郑先生最想感谢的还是王医生。
"我在医院里住了十几天,她给我开中药,非常非常关心我。出院了之后她又反复叮嘱,要注意哪些。从去年7月份开始到现在,我的病就再也没有复发过了。她还经常在微信上关心我,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跟我问好。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好的医生!"
大战当中绝不当逃兵
1990年出生的王蓓蓓,2017年参加工作,把患者当成自己的家人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,也收获了患者的一致好评。回想起短短几年的工作经历,王蓓蓓笑着说在这期间她完成了人生中的三件大事儿:入党、博士毕业、结婚。尤其是入党的经历,王蓓蓓说,那是刻入骨髓的记忆:"当时在发热门诊开始建设的时候,是我们那个老党员最先去的。看着他当时非常辛苦,我自己就申请去了发热门诊,同时也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。我心想自己年轻,应该是可以做到的。在驻守医院之前我父亲还专门嘱咐我不能做逃兵。"
(王蓓蓓坐诊)
“不做逃兵”是父亲的叮嘱,也是王蓓蓓自己的信条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,王蓓蓓作为第一批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,从1月9日起就坚守在发热门诊。为了减少其他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,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需要在医院24小时坚守。"我一直是在发热门诊前线,每天就接诊这些发热的病人,给他们做治疗。病人后来越来越多,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第二天早上8点。"
在完成发热门诊阶段性支援任务后,王蓓蓓又回到呼吸隔离一病区工作,直到2月2日,因为被家人传染确诊新冠肺炎住院治疗。住院期间,她积极乐观配合治疗,并时刻关注着医院里的抗疫“大战”,她多次表示治愈后一定重新回到战场,与同事并肩战斗。
铭记终生的日子
2020年2月22日,这是一个让王蓓蓓铭记终生的日子。这一天,来自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重症医学科主任范学朋、中医科医师夏雪和仍在隔离病房治疗的王蓓蓓医生一起,火线入党了。在隔离病房,王蓓蓓庄严宣誓。
"两个病友撑着党旗,党支书穿着防护服站在前面,我跟在后面进行宣誓。当时念出那些誓言的时候,心里还是挺激动的。写在纸上,你会觉得就是几个字而已,但是真的从你嘴里面念出来,还是挺震撼的。今后,我除了是一名医生,还是一名党员;除了治病救人,我还要对这个社会、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影响,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。"
(疫情期间,王蓓蓓火线入党)
看着同事们在一线“战疫”,病房里的王蓓蓓心急如焚。精心治疗加上自己的努力康复,王蓓蓓终于达到出院标准。完成隔离观察之后,她又在第一时间重返工作岗位,和同事们一起继续战斗。
"回到工作岗位后,当时主要是收治的新冠核酸已经转阴的患者,他还有其他合并疾病,我们就给他们提供帮助。"
收获成长,也收获幸福
4月8日,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,这是个令所有的武汉人永远难忘的日子,对于王蓓蓓来说还有更深的含义:"我跟我男朋友去领证了。我男朋友是一个外科医生,当时在我住院的时候,他想尽办法给我做各种吃的。他还自己做了一个小视频,然后发给我,当时觉得很感动。回家之后在家隔离期间,他就说,我们要不要把证领了?我当时想都没想,就同意了。解封的第一时间,就在网上预约了时间,领了结婚证。"
“战疫”的过程让王蓓蓓收获了成长,也收获了幸福。如今,她依然忙碌在日常诊疗的工作中。经过大战大考的历练,这个90后党员医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:"首先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党员,第二个要为这个社会做什么贡献,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不断提高自己,做一名好医生。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同时,我也会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和举动把这个“好”扩散,影响更多的人。"
(武汉新闻综合广播记者:陈挚 王佳杰)